发布时间:2025-07-05 21:03:24 来源:各色人等网 作者:知识
炒股就看,华润权威,材料专业,年营及时,业收元实亿拟元全面,入亿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现净现金
4月11日发布2021年度业绩公告,利润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聚酯瓶片业务和原料贸易业务。每股受益于传统食品饮料领域及片材防护等新兴领域需求的华润增长,以及出口市场份额的材料增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聚酯瓶片销量172.20万吨,年营同比增加3.45万吨,业收元实亿拟元产销率达103.99%。入亿报告期内聚酯瓶片产量165.59万吨,现净现金与同期基本持平,利润产能利用率103.49%。受海外聚酯装置集中减停产因素的影响,海外聚酯瓶片需求大幅增长,公司2021年度产品境外销量49.22万吨,同比增长27.55%。报告期内,受市场影响,公司原料贸易业务营业额累计同比下降19.87%。
报告期内,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公司原材料成本进一步上升,且因集装箱短缺、全球港口拥堵导致海运费同比上升56%;同时天然气价格的上涨,亦导致公司单位产品能耗成本的增加。虽成品售价有一定提升,但全年聚酯瓶片毛利水平同比下降。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研发人员引进及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持续加大高性能PET泡沫材料项目、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项目及其他新材料项目的研发投入,公司研发费用支出较上年同期上涨59.79%。
综上因素,本报告期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225.36万元,同比下降23.3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52亿元,较同期下降40.13%,因出口销售主要采用远期信用证结算模式,报告期内境外销量大幅增加导致应收账款上升。因本年IPO募集资金,公司资产总额达到898,503.76万元,同比上升52.09%,资产负债率为31.25%,财务风险较低。经综合考虑投资者的即期利益和公司的长远发展,在保证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发展的前提下,公司拟定的利润分配方案以截止2021年12月31日的公司总股本为1,479,416,553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9元人民币(含税)。报告期内,尽管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的叠加冲击与交织影响,但公司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地按照十四五规划蓝图推进重点项目开展,通过科学运营管理,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步伐,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的重点工作如下:
1)公司始终以客户与市场需求为中心,应对市场变化,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受海外需求复苏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聚酯瓶片产品出口量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为解决集装箱短缺的难题,公司率先在行业内开展了散货船的运输模式,并加强与船务公司、货运代理公司的合作,开拓新的航线和运输方式,最大限度保障海外供给。受限于产能规模,公司积极调整销售结构,执行大客户优先策略,内销主要客户销量同比提升10.8%,境外销售主要客户销量同比上涨40.1%。虽受疫情影响,但坚持通过现场+线上的形式开展持续性技术培训与交流。2021年底,公司向国内外不同类型的100家客户发放问卷调查表,经统计、测算,客户满意度达96.4%,体现了客户对公司的信赖感和认同感。
2)开展世界一流企业对标管理,建立卓越运营体系,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公司成立对标管理提升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开展世界一流企业深入研究,通过与行业标杆及其他优秀企业基于八大维度进行对标,有深度、有侧重,建立华润化学材料对标指标体系,深挖内部管理因素,在战略、组织及人才、全价值链运营、科技创新等领域找出管理短板,开展各项管理提升工作。如通过优化工艺,开展技改项目,推进目视化管理、标准化作业,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优等品率、能耗指标、PTA物耗指标等均优于瓶用聚酯(PET)工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行业指标Ⅰ级水平。
积极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化学材料制造业的深度融合,通过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数字化决策加速企业智能与数字化转型进程,持续助力智能制造,完成产业数字化和工业互联网领域智慧能源管理、智能实验室管理等智能化项目的建设,建设数据中台,完成工业大数据的实时归集和管理供应链数据的融合应用,推动公司提质增效。公司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全年组织各类培训活动百余次,参训四千余人次,通过组织经理人盘点、技能人才任职评聘识别高素质人才,优化人才结构。40余名经理人实施任期制契约化管理,通过层层分解战略目标,签订聘任协议和业绩合同,保障战略落地。
3)落实能耗和环保政策要求,强化安全生产、稳定运行
公司持续优化能源利用结构,以天然气和绿色电力部分代替煤电和化石能源,使生产过程低碳化,统筹推进能耗管理与生态环保工作。2021年9月,根据政府部门能耗双控的要求,公司常州、珠海生产基地生产用电开始压降,生产线降负荷运行以压减用能。为最大幅度降低对生产的影响,公司充分利用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和酯化蒸汽余热发电项目,采取多种节能降耗措施,积极与相关主管部门沟通,配合完成能耗双控政策目标。在推进能耗和环保工作的同时,公司始终做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巩固提升工作,开展危险化学品本质安全诊断改造,
健全危废管理台账以及出入库管理,强化聚合生产装置特殊作业的审批。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或环保事件。
4)加强研发能力建设,推进研发技术成果转化
报告期内,珠海华润材料10万吨/年PETG特种聚酯工程一期项目已于年底顺利完成产业化建设,一次性投产成功,目前已经实现生产线稳定运行。产品检测结果显示质量优异且稳定。特种聚酯PETG是我国工程塑料和高端包装材料的短板产业,也是国家需攻关的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目前国内主要依赖进口。PETG项目的顺利投产,实现了特种聚酯材料领域的国产替代,对于公司产业升级和跨越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公司PET泡沫一期项目按计划开展产业化建设,产品经第三方检测材料性能可达进口同类产品水平,PET泡沫关键品种CR-HP100和CR-HP150取得DNV认证声明,获得该牌号风电行业销售许可;阻燃PET泡沫产品通过轨道交通DIN5510、EN45545认证以及符合GB8624规定的建筑材料及制品的B2级阻燃要求,实现PET阻燃泡沫轨道交通行业和部分建筑材料行业销售许可。截至报告期末,2万方生产线进入连续化试生产阶段,5万方生产线进入安装调试阶段。
2021年10月,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项目获得由国务院国资委主办的第三届央企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二等奖。以该项目为依托,成立常州华润高性能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目前已基本完成厂房装修,应用于车厢体的轻量化复合板材已小批量投产销售,初步获得客户认可。
公司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二十大产业集群”的战略布局以及深圳大学的区域科技创新资源优势,联合深圳湾公司、深圳大学低维材料基因工程研究院三方共同筹建成立“华润-深圳大学高性能纤维及先进复合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围绕高性能纤维、先进复合材料和有重大应用前景的高端新材料的关键技术与应用开发开展研发合作、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构建产品技术壁垒,加快研发成果转化。
因应行业发展趋势和响应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公司在国内首创利用废旧PET瓶生产食品级聚酯的“瓶到瓶rPET”及共聚酯rPETG技术,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rPET、rPETG等再生材料,生产的10%食品级rPET产品已获得可口可乐认证,并出口海外,rPETG产品已成功运用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残奥会部分场馆建设,引领了行业绿色发展。
为落实新材料研发中心建设,公司在常州及珠海两地同步建设研发中心,常州研发中心已于2021年7月份通过竣工验收并于报告期内投入使用,珠海科创中心亦已于2021年底完成建设。
为适应科技创新高速发展,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公司启动了《GB/T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体系贯标工作,制定了一套符合体系运行要求的程序及制度,2021年8月取得知识产权体系认证证书。
在激励科技型人才队伍方面,公司出台研发项目考核与奖励办法,根据新产品产业化后实际收益情况,按一定比例奖励项目团队,使其收入与创新项目的科研进展及产业化产生的效益挂钩,从而激发科研人员持久创新活力。在创新型新公司成立时,尝试多种激励方式,可按科研成果评估价值分配股份,研发团队也可以自有资金投资入股,提升项目产业化成功率。
相关文章